微信扫一扫
近日,羽毛球国青队员张志杰比赛中离世的消息引发关注,这让自动体外除颤器(以下简称AED)及 “黄金四分钟”等话题再一次被热议。
记者从德州市红十字会获悉,近年来,全国红十字系统一直在配合教育、交通、文旅等部门,推动在学校、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配备AED等急救设备。截至目前,全国红十字系统在公共场所布设AED已超过6.5万余台。近5年来,全国红十字系统共开展取证培训1526万余人。我市在公共场所AED配置达到81台,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已有19849人。
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便于普及、稍加培训便可熟练使用、专为现场非急救人员设计的医疗急救设备,被业内人士称为“救命神器”。它的投用,可以大幅提升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今年,德州市红十字会发起了“博爱德州·救在身边”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公益项目,目前已有17台AED陆续开始布设。
此外,在增加急救设备覆盖率的同时,提高掌握急救技能人员数量也是红十字会一直在做的重点工作。据悉,近年来,红十字会与交通运输部、卫健委、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对交通运输部门员工、学校师生、景区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应急救护培训,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率,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
德州市红十字会除了配备急救设备和技能培训,还通过开办公益讲座、发布科普宣传片、宣传急救理念,普及急救知识,让大众了解应急救护,愿意应急救护,也敢于应急救。近5年来,我市培训持证红十字救护员19849人。(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