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权威发布丨今年,德州计划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5000个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权威发布丨今年,德州计划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5000个

原创 阎润珍2024/05/08 14:35:0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37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微信截图_20240508143242.png

5月8日,我市召开“2024年度民生实事”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焦方兵,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齐何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张明霞,市残联就业指导中心科员孙晔出席,围绕办好“开发设立特色公益性岗位”、推广“社区微业 惠残爱心小屋”民生实事项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微信截图_20240508143131.png

今年,市人社局聚焦失业抚养二孩三孩妈妈、失业青年、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创新推出“开发设立特色公益性岗位”民生实事,对通过市场化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重点群体,结合我市基层养老托幼、环境整治、乡村文化振兴等公共服务需求,计划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5000个,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压紧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市人社局作为牵头部门,联合全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紧盯5000个特色岗位开发目标任务,在3月8日召开的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对持续精准抓好特色城乡公岗开发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确定将实施“城乡公岗质效提升年”行动作为今年人社工作七大行动之一,并将其纳入全市人社事业发展计划重点指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将这项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科学测算任务,精准开发岗位



  按照县(市、区)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登记失业人员数量、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计划数、乡村常住人口数量等因素,科学测算县(市、区)岗位任务计划,印发《德州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2024-2025年岗位开发计划》。组织各县(市、区)根据地域特点、特色产业,结合“社区微业”三年行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等重点任务,全面梳理拟创设的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设施维护、社会治理等岗位,做好2024年度特色公岗摸底调查,不断开拓特色公岗开发思路。截至4月底,全市新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1091个。

强化资金保障,及时兑现补贴



  为保障城乡公岗人员补贴待遇发放,市人社局积极争取资金保障,2024年新争取到省级城乡公岗资金1.65亿元,目前已拨付到位;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到市级乡村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7945万元,截至4月底,第一批资金3726万元已拨付至县市区。为确保资金管好、用好,建立健全了定期调度分析制度,按月调度岗位开发管理、人员安置上岗和补贴发放情况,指导县(市、区)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确保上岗人员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

  办好“开发设立特色公益性岗位”民生实事,既是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也是改善民生、造福群众的务实举措。下一步,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市人社局将聚焦三方面集中发力:
  一要在树特色上下功夫。在现有特色岗位开发的基础上,强化部门联动,围绕“吨半粮”农田管护、大运河生态保护等地域特色需求,科学优化岗位结构,推动岗位开发更加精准、更具特色。对照11月底前全部上岗的要求,打好提前量,尽快组织培训上岗。
  二要在强管理上下功夫。按照“谁开发、谁使用、谁管理”原则,进一步压实相关部门和镇街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运用大数据手段,精准识别人员身份,建立从上岗到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公益岗成为公开岗、公平岗、放心岗。

  三要在育亮点上下功夫。在抓好推进落实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对特色城乡公岗工作进行宣传推介,精准推送到群众身边,使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还将选树“最美公岗”,开展先进事迹宣传,提升社会各界关注度,打造务实管用、群众认可的德州就业服务品牌。


答记者问

  请问,人社部门怎样加强城乡公益岗日常管理?

微信截图_20240508143325.png

张明霞:为进一步推动扩容提质行动质效再提升,切实发挥特色公岗在兜底线、稳就业、增收入、强基层、优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下一步,市人社局创新工作思路,将从四个方面加强日常管理:

  开展岗位设置大摸排。组织各县(市、区)对现有公益性岗位开展全面“大摸排”,摸清现有岗位的岗位类型、岗位数量、岗位职责、岗位作用发挥情况等,指导县(市、区)对没有实际性作用、职能重叠的岗位及时核减或取消,对基层需求迫切、特别是能够助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扩容,建立健全动态更新的岗位需求数据库。
  开展信息数据大比对。强化数据赋能,进一步抓好横向沟通协调,建立组织、财政、人社、审批服务、市场监管等部门间人员资格联动核查机制,将公岗人员信息与财政供养人员、村干部、工商信息等数据分析比对,对通过信息数据“大比对”发现的不符合安置条件的公岗人员,要按规定及时进行清退。
  开展规范管理大检查。聚焦岗位开发、人员安置、日常管理、补贴发放等城乡公岗开发管理全流程、各环节,通过岗位开发单位自查、县级互查、市级专项核查等方式开展规范管理“大检查”。对在“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采取治本措施进行整改,同时补齐制度漏洞,推动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开展特色亮点大宣传。充分挖掘我市公岗扩容提质方面的工作亮点,持续强化品牌建设,形成“一县一品牌、一镇一特色”的开发格局,加大特色经验做法、典型案例总结力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德州经验”,积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强化正面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群众认同感。



  为做好2024年特色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切实把好事办好,在做好资金保障方面,德州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明霞: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是市委市政府贯彻党中央关于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兜牢民生底线的重要举措。做好这项工作,资金保障是重中之重,为此,市人社局将强化三项措施:
  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城乡公益性岗位统一实行政府补贴,由省市县三级按比例承担。为保障特色公岗人员补贴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市人社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24年以来,已争取到第一批省级城镇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4842万元、乡村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9483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148万元,上述共计1.65亿元。省财政直管县资金由省里直接下达至县(市、区),目前,非省财政困难县资金也已拨付到位,减轻了县(市、区)资金压力。
  加大市级投入力度。将城乡公益性岗位资金列入市县年度财政预算,市人社局积极与市财政部门沟通对接,争取配套部分城乡公岗资金。2024年以来,在省级补助的基础上,已争取到市级乡村公益性岗位补助资金7945万元,分两批拨付,加大对县(市、区)的补助力度,目前,第一批资金3726.24万元已拨付至县(市、区),有效缓解了县(市、区)支出压力。

  加大各方资金统筹力度。指导县(市、区)加大财政资金筹集力度,同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公益基金参与,形成多方投入合力,有效整合各类基层服务、乡村发展项目资金,用好“四好农村路”资金、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严格执行按月补贴规定,确保公益性岗位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杨)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