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散文丨岁月浓汤慢慢熬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副刊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散文丨岁月浓汤慢慢熬

原创 王晓松2024/04/24 14:45:5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402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QQ截图20240424144533.png

作者 魏向梅

       一转眼,春已过半,岁月匆匆,真个是:

昨日春花正繁盛,

今日已是半凋零。

枝头哪有常驻客,

又见绿叶青果生。

       昨晚,尝试做了一锅父亲在世时的拿手好汤——我始终把它当作我们家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每年春节过后,天气回暖之时,爸爸会去仓房收拾剩下的年货:

       几张放得干巴巴的边角皱起的豆腐皮,几块冻成蜂窝状的颜色转黄的白豆腐,几块不是剩下而是特意省下的炸丸子炸藕盒,以及炸货盒子底下的一层形状各异的油渣子,一把粉条,半碗面粉,一把鲜嫩的芹菜叶,两个鸡蛋……

       炝锅,放水,水开后面粉勾芡,豆腐皮切条,冻豆腐切块,丸子盒子切成四方形,油渣子随它大小不一,粉条泡软切段,一并放入锅中乱炖,待到粉条变软,各种食材热热闹闹黏黏稠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后放入芹菜叶,打上鸡蛋搅匀,最后倒几滴香油,一大锅香浓的“魏氏乱炖汤”就成了。

       那时候我们总是喝得意犹未尽。

       它和年前的腊八粥,三十中午的乱炖菜一起,成了我们对小时候过年的经典回味。

       这锅浓汤,爸爸不是随便碰个日子就做的。

       他要等春节过后天气回暖年货放不住了,还需要等到姑姑们带着表弟表妹回娘家小住时,天时地利人和凑个大半,才动手做。

       我今天做的汤,是模仿,连高仿也算不上:

       豆腐皮是现买的,为求筋道,特意买了猪头肉铺的油浸豆腐皮;油渣子是前两天回家时,大姑特意给我炸的;芹菜叶用菠菜叶代替,勾芡用的是面粉和淀粉混合。

       熬出来后样子十分相似,闻起来却没有了记忆中浓浓的香味儿,吃起来口味也淡了许多。

       我把图片发到家庭群里,小表弟问:“芹菜油渣汤吗?我舅的拿手汤?”

       我说:“用的菠菜。不如咱们小时候你舅做得好吃。我以后继续尝试。”

       小表弟说:“再做也做不出来那个味道了!”

       是啊!纵使我做一百遍这个汤,能熬出食材的味道,又怎么能熬出岁月的味道、童年的味道、亲情的味道以及无忧无虑简单快乐的味道!

       多少魂牵梦绕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往事难追,未来难测,我们能抓住的,只有当下。

       我问女儿:“味道咋样?我总觉得没有你姥爷当年做得好吃。”

       女儿说:“挺好的啊!”

       我说:“我会继续努力尝试!争取熬出最好的味道。”

       生活就像这锅浓汤。它需要爱心做柴,慢慢熬,才能出味;时间做伴,细细品,才能知味。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