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散文丨温一壶月光下酒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副刊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散文丨温一壶月光下酒

原创 王晓松2024/04/24 11:33:3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3910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QQ截图20240424113254.png

作者 颜姝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每个孩子从小都会背的诗句。月,在这片土壤上,定格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诗经》中的“月出皎兮”,可能不是写月最早的诗篇,但我知道,藏在心底的秘密,一定是月亮最先泄露的。

       在皎皎的月光中,埋藏着多少情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呢喃的照影,氤氲着孤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是眷恋的信笺,镌刻着思念;“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也是一种自然和平淡,寄寓着生活的恬静。

       月出现在黄沙滚滚的大漠戈壁,出现在碧涛汹涌的大浪边际,对于世间的万物,月是平等而自由的。望见月,自然生发的情感,照出了真实的自我。在诗的韵脚中,月是人生美好的篇章。

       我喜欢月,也喜欢观月,看月中别样的滋味。春秋的月是绵绵的,辅衬着万物生灵,尤其是一场雨过后,月披上薄纱,千里月华开;夏季的月是灵动而热烈的,夜晚的夏,蝉鸣、树舞、鸟鸣,以月光为幕布,奏响了一场演奏会;冬天的月是最勤奋的,早早地就挂在天空,照看着休养生息的树木,万物凋零的寂寥中,月点缀着冬的情怀。

       还记得小时候,我和母亲赏月,母亲爱那一轮圆月。时常搬个小凳,温上一壶米酒,坐在月光下,此时母亲会给我讲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天狗食月,吴刚伐桂……那些与月亮相关的故事,温柔且浪漫,流淌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愿景。母亲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多么美的诗句啊,在那个车马通行,书信缓到的年代,这是古人多么诚挚的祝愿啊。”

       那时我不解,为什么从古至今,赋予了圆月那么多的内涵?直到我长大后,身在异乡,唯那轮圆月,让我觉得亲切。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又何止不是呢?日朝一日劳作,盼望着的,是花好月圆人团圆,圆满是人们多么美好的期冀啊!工作后,初品生活的不易,唯有每晚的月,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当世界静谧下来,倚头望月,一壶茶,一杯酒,思绪遥遥,精神在洋洋洒洒的想象中,得到了休憩。

       温一壶月光下酒,酒醉柔肠,品云卷云舒;清辉遍洒,看星辰闪烁。就让这世间最美好的故事,与这月光皆收于怀,写满人生的篇章吧。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