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作者 程应来
夜幕降临,风,轻轻地吹拂着万物。窗外,月光如水,窗内,书香如兰。
当华灯初上的时候,所有喧嚣便终于沉寂下来,月色也张开翅膀,为大地披上一层柔和的衣装,让人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抓一把清辉镶嵌在书架上,每一本书便都有了柔和的色彩。
茶几上的茉莉花正散发着幽幽清香,茶盏里的茉莉花也散发着幽幽清香。打开一本迟子建的《烟火漫卷》,一字一句,仔细品读着人生百态:“即便他开着灯饰城和钟表店,他未来的时间也将是虚空的,光阴也是虚妄的,所以我现在终于明白,自己是人,太阳月亮是神,没有比爱情更为轻盈的生命了。”
月亮是神,轻而易举地就涤荡了尘世污浊,涤荡了我们的心灵。正如此刻,我伫立在窗前,拉开窗帘,左手灯光,右手月光,一手清欢,一手烟火,似乎闻到了一种馨香,那是风的味道,是月色的味道,它们相互交集着,漫上窗棂,吹拂着我的脸庞和头发。
月光是一步步踩着春天的台阶而来的,是踩着我的盼望而来的,那样凉爽而恬淡,从容而坦荡,如一位智者,亲切地拉着我的手,为我讲述人世间所有悲喜和苦乐。于是,倏然转身,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唐诗宋词,便似乎回到了月光的故乡,在月光柔软而庞大的怀抱里,领略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驰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波光点点,让你分不清楚是月光,还是灯光,亦或是某人的目光,在时空的涯岸上,散发着熠熠泽辉。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这样的月光是神的恩赐吗?是诗人的亲眼所见还是凭空联想?我只知道,手中的诗籍在散发着脉脉书香,月光在一页页书香中变得愈发皎洁和明亮。
喜欢在有月色的夜晚读书。尤其喜欢在有月色的夜晚听书。坐在老旧的藤椅里,闭上眼睛,一边品茗,一边聆听余音袅袅,那些被夹在书页里的月光,便仿若长了翅膀一般,纷纷从墨香里飞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
多么美好的景色,多么恬淡的意境。那些从一纸纸书页中溢出来的月光,才是真正的月光,活灵活现的月光,诗意的月光,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月光。
中外文人墨客尤其对月色情有独钟。大诗人苏轼屡次赞美月色纯洁无瑕,照亮了黑暗的夜空,让人心生敬畏。他认为,月亮也是有情感和思想的,它代表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忠诚、善良和正直的象征。英国诗人济慈的《夜莺颂》中,也同样把月亮定义为“有情感和思想的引导者”,通过对月光的描述,来表达对夜莺歌声的感受和对爱情的向往,将月亮与情感、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么,月光便不仅仅藏在心底,也不仅仅挂在故乡了。它栖居在我的书页里,以文字为琴键,以书籍为舞台,弹奏着一曲曲宁静而优美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