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从“为水而困”到“治水而兴”|程官屯村:“两河牵手”让600余年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从“为水而困”到“治水而兴”|程官屯村:“两河牵手”让600余年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原创 阎润珍2024/04/17 16:41:4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93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微信截图_20240417164113.png

程官屯村坐落在德城区黄河涯镇西南部,北临减河、头屯干渠,东临沙杨河,西邻东街村,南至德上高速、阳光路。该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曾是军屯及封官赐地,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4月16日,记者来到程官屯村,通过史书文字与当地人的口述,感受这处村落的岁月变迁。


人杰地灵 英雄辈出

程官屯村原名陈阳屯,燕王朱棣靖难之役,遭受战祸,村中荒无人烟,战后程申从山西洪洞县迁来重新建村,因地处官道,取名程官屯。

“听老辈人说,早年间,程官屯村的位置在现在村子的西侧,而官道就在三十里铺附近,距离很近。”今年60岁的村民王献江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就常听长辈们讲述村子的故事,不论是村名的由来,还是村庄的发展,他都有所耳闻。

从王献江的口中记者了解到,历史悠久的程官屯村,人才辈出,在清朝时期,这里曾走出5位秀才。

在建国之初,该村还涌现出一系列英雄人物和革命先驱。村民杨来之(1927—1949.5)三野部队战士,在解放战争上海战役中英勇奋战,壮烈牺牲,1958年5月被追认为烈士,载入村中史册,被后人铭记。

王献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王殿魁1946年响应号召入伍,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曾告诉我,他和朋友一起去恩城镇参军,成为了游击队队员。根据他所持证件上的内容来看,一共当了6年兵,参加了12场战役,负伤了6次……”王献江说,村中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有很多,其中村民秦福增在17岁时,正巧部队经过村子,连枪都拿不稳的他便参军跟着部队南行,军旅生涯结束后,回村当了民兵连长。

不仅如此,村民杨书田作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老兵,曾参加上甘岭战役,为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斯人已去,正气犹存,殷殷在怀,不敢或忘。革命先辈的经历村民口口相传,老一辈的格局思想、为民情怀和担当精神因此流传至今。从一段段历久弥新的红色故事中,程官屯村村民汲取奋进力量,为村庄发展作出贡献。


与水结缘 治水而兴

程官屯村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村内减河、头屯干渠、沙杨河三条河流共3100米,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据村民所述,程官屯村地势相对较高,而村东紧邻沙杨河的地势较低,早年间该地段经常被水淹,久而久之此处长出了芦苇。正因如此,这块看似没有耕种价值的地块,逐渐淡出了村民的视线。直到上世纪70年代,沙杨河河道拓宽挖深后,昔日人们口中的“荒地”也成了宝地,村民在此种起小麦等粮食作物。

“沙杨河的治理为村子提供了150余亩的耕地,当时的亩产达到了八百斤左右,这块地不仅填饱了村民的肚子,也充实了村民的‘钱袋子’。”王献江说,上世纪60年代,程官屯村只有400多人,因村中经济萧条,大量村民出关谋生,但随着沙杨河和头屯干渠的治理,村子也因治水而兴,70年代大量村民返乡,村中人丁兴旺,村庄也比先前扩建了三分之一左右。

随着村庄的不断壮大,村中修建了扬水站一处,灌溉沟渠3000多米,将河水送至“田间地头”,村民免费灌溉,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增加了村民百姓的幸福感。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程官屯节点作为重要枢纽,此节点有沙杨河、头屯干渠、减河连通交汇。

据了解,黄河水流入村东沙杨河后分为三条线路。线路一,在头屯干渠闸向西进入五六河,穿减河、岔河、引黄济津倒虹吸工程进入南运河向天津、河北调水。线路二,黄河水通过程官屯扬水站在沙杨河取水,穿过减河流入九龙沟进入沟盘河水库,此处是德州城区吃上黄河水,保障城区供水的重要线路,同时也解决了减河以北6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线路三,此处还有一座沙杨河程官屯闸,位于沙杨河与减河交汇处,主要作用为调节减河与马颊河之间的洪水。


两河牵手 焕发生机

随着我市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启动,程官屯村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3年,为让程官屯村内头屯干渠北、沙杨河西焕发生机,先后种植了百余亩的“两河牵手”绿化带,改善了村庄的整体风貌。同时沙杨河东1200米、减河南1000米马拉松赛道的修建,更是有效改善了村庄的交通条件。

“原先村子周边都是土路,不仅通行不便,遇到大风天气还会尘土飞扬,眼都睁不开。”道路的变化村干部柴文军深有感触,如今村子东侧和北侧的马拉松赛道已基本建成,这不仅拓展了城市运动空间,也让周边村民和过往市民通行更加便利。

不仅如此,程官屯村九龙郊野公园、马拉松公园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程官屯村和九龙庙村分别位于减河的南北两侧,距离较近,而九龙郊野公园正是依托九龙庙村的传说而建。”黄河涯镇党委委员贺金晓说,此处公园提取各龙子之特征,转化为各分区的节点主题,九龙之子文化贯穿全园;融入风雨石木等自然研学元素,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九龙节点”,建成后必将成为来德游客休闲娱乐的不二之选。

乘着“两河牵手”的东风,程官屯村围绕“宜居先行,乐游渐进”的定位,启动了幸福田园村居项目。“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不仅是提升村庄居民自我归属感的有效途径,也是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黄河涯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室主任魏书国说,该项目在展现乡村独特的田园魅力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乡村空间,加强乡村业态发展,打造富有黄河文化和鲁西北特色风貌的核心载体,建设宜居先行、乐游渐进的乡野田园居所。

一座村落,见证岁月变迁;两河牵手,助推村庄发展。下一步,程官屯村将抢抓我市实施“两河牵手”工程的历史机遇,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及水文旅融合,统筹发展乡村景观、乡村民宿、乡村美食等旅游业态,让乡村焕发活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祜昊 通讯员 徐展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