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从杀青到出版用时长达三个世纪——《德平县文献汇略》的出版传奇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副刊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从杀青到出版用时长达三个世纪——《德平县文献汇略》的出版传奇

原创 王晓松2024/04/03 09:24:2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1341 阅读 0 评论 11 点赞

1.png

△《德平县文献汇略》的最初版本


作者 张明福

       2002年,临邑县委退休干部傅宗国自费将《德平县文献汇略》一书影印出版,使这部从杀青到出版用时300多年的地方文献最终面世。

       这部史籍创下了我国私家修志出版用时漫长之最,同时也因私家修志中两个家族前赴后继接力传承、私人自费编纂出版地方志书、已撤销近70年的旧县出版志书,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这套线装史书饱含了德平朱姓和傅姓两个家族对故乡的热爱,凝聚着两个家族中无数仁人志士的汗水与心血。


保留文献众多,弥足珍贵

       《德平县文献汇略》共分八卷,分别是卷一“封域志”、卷二“建置志”、卷三“政赋志”、卷四“官师志”、卷五“人物志”、卷六“科贡志”、卷七“恩例志”、卷八“祥异志”。其内容多是康熙年间以前的史事,但也有部分史实属于乾隆年间发生的事,恰好印证了此书由朱履庆康熙年间编纂完成和其侄孙朱传于乾隆年间予以增补修订的事实。

       《德平县文献汇略》的最大特点是保留文献众多,书中收录的一些文献大都不见其他书籍有所记载,故显得弥足珍贵。如祢衡的《鹦鹉赋》《吊贾宜文》《鲁夫子碑》《颜子碑》4篇文章;明朝隆庆皇帝为左都御史葛守礼父母、万历皇帝为葛守礼及夫人颁布的3篇祭文;万历皇帝为著名书法家郭谌编著的《草韵辨体》一书撰写的序和跋各一篇;工部侍郎葛昕上书朝廷的《请罢助工令疏》《请减蔍课疏》《请减增红萝大炭疏》《请免新增红萝大炭疏》4篇奏本;户部主事朱长泰的《酌财赋以裕国疏》《陈荒政以弥盗源疏》《划一法律疏》三篇奏本;南北朝时期国子祭酒明山宾传;北宋大书法家德平镇监黄庭坚传:万历柱国名臣葛守礼传以及他的书信、手札和为当地名人撰写的墓志铭及大量悼念文章;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给著名诗人孟云卿的《酬孟云卿》《解闷》《别崔颢因寄雪据孟云卿》三首诗和《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因为醉歌》等等。此外,该书还收录有关德平的大量诗、词、歌、赋,有效弥补了历代官修《德平县志》的不足,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文化财富。


朱氏家族初创并保存此书

       《德平县文献汇略》的编纂、续写都是在德平镇朱亭子村朱氏家族中完成的。朱氏家族在德平县是仅次于葛氏家族的名门望族。《德平县文献汇略》从杀青到流出,在朱氏家族中的保存时间长达250年。


1.秀才朱履庆编纂成书

       《德平县文献汇略》由德平秀才朱履庆于清康熙年间编纂完成。朱履庆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科举之路并不通畅,只是停留在县学廪生(俗称“秀才”)之上,一生教书育人。他第一次提出“德平十景”的概念,并每景赋诗一首,为今人留下德平历史景观的记忆;他历经20年编纂成的《德平县文献汇略》一书,最终成为“传世信史”。

       在朱履庆之前,德平县已经有了三部《德平县志》,分别是明嘉靖三十五年知县赵镈编纂的4卷本,万历三十四年知县王霖编纂的10卷本,以及清康熙十二年知县戴王缙编纂的4卷本。但朱履庆认为,“赵志”赅博,“王志”颇为简严,“戴志”内容虽然丰富但错漏较多,于是发奋自编一本内容丰富、史料权威的新志,用了近20年的时间完成了初稿。因是私人编纂,不便以邑志相称,而取名为《文献汇略》。

       康熙二十八年济南知府蒋焜重修《济南府志》,通知各州、县报送志乘用作编纂参考,当时曾委派齐河县丞王元臣负责德平县的县志征集。王元臣将戴王缙编修的《德平县志》呈上,旋以其舛陋太多被驳回,并要求其更换版本。王元臣只得求助朱履庆。朱履庆便取出自己过去编纂的《文献汇略》交给他。王元臣看后连连称善,遂冠以《德平县文献汇略》上呈府司,即被采用,并蒙批奖。后王元臣不幸去世,朱履庆家庭过于清贫,该书因筹集不到资金始终未能刊印。


2.朱履庆侄孙朱传再加整理

       朱家于乾隆二十二年冬突遭大火,《德平县文献汇略》一书未能幸免于难。朱履庆的侄孙朱传(乾隆十七年进士,由于身体等原因未能出仕)叹惜叔祖含辛茹苦编纂成的志书化为灰烬,经多方打听,有幸从朱履庆得意门生李杰的后人李汉三手中取回已经残缺了的副本。随后,他召集同仁及弟子分工抄录,于乾隆二十五年誊写完毕,并增补了一些新的内容,然后自掏腰包请济南千顷堂书坊装订成11册,成为《德平县文献汇略》的早期版本。

2.png

△《德平县文献汇略》2002年影印本


傅氏家族将其完成并最终出版

       《德平县文献汇略》成书后一直作为朱家的私藏世代相传,到上世纪,该书转到了同样热心德平历史文化的德平镇傅家村傅旭亭父子手中。现经傅宗国校对并自费出版,终于大大方方地走进各级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及大中专院校等文化机构,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德平县历史文化的宝贵史料。


1.文博干部傅旭亭“火中取栗”

       上世纪六十年代,《德平县文献汇略》又一次面临灭失的危险。临邑县文博干部傅旭亭冒着被批斗的危险,从火堆里把这套《德平县文献汇略》抢救出来并精心保管。

       1993年,傅旭亭临终前将《德平县文献汇略》郑重地交给儿子傅宗国,并嘱其将来创造条件将其印刷出版,使之造福社会和传承德平历史文脉。


2.傅旭亭之子傅宗国自费整理出版

       2009年傅宗国退休后,开始潜心研究这部史书。《德平县文献汇略》全篇都是手抄繁体字,不仅没有标点,且异体字、通假字众多,艰涩难懂,普通读者阅读起来十分困难,而上了年纪且老眼昏花的他又不懂古文,研究此书,难度可想而知。但他未被困难吓倒,逐字解读,逐句会意。

       为了保持原书的历史风貌和沧桑感,傅宗国只对这套古籍个别篇目作了调整,将原来的十二卷十一册合并为一函四册,自费于2002年7月影印出版。2019年,为了让该书走进大众视野,他再次邀请本地五位热心历史文化的编辑同仁和教师,给原来的古文加上标点,并补充进一些原来残缺了的内容,采用简体竖排,改为一函五册,于2021年4月排版印刷。

       2002年影印出版的《德平县文献汇略》先后被国家方志馆、山东省图书馆、德州学院、德州地方文献研究中心、德州市图书馆、德州市档案馆、临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临邑县文化和旅游局、临邑县档案馆等单位永久收藏。2021年出版的《德平县文献汇略》点校本,被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评为2023年度旧志整理三等奖。

       傅宗国本人也于2023年3月被临邑县委党史办聘为史志研究顾问。2023年9月被德州市委党史研究院聘为史志专家库专家。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