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作者 迂回
一群专家到一座偏远的小村庄作调研,一进村子,便被村头一头拉磨的小毛驴吸引住了。只见小毛驴低着头,蒙着双眼,身上绑着两根杠子,围着磨盘不知疲倦地转圈拉磨。脖子下坠着一个小铃铛,嘀里当啷的铃声甚是有趣。
一位青年专家指着毛驴的眼睛,好奇地转向陪同的村支书,道:“支书,为什么要蒙上它的眼睛?”
村支书上前拍了拍小毛驴的背,解释道:“那是害怕驴会受干扰和偷吃粮食。驴一直转圈,很容易对方向产生眩晕。如果把眼睛遮盖起来,身体就可以保持自然平衡。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怕驴子偷吃磨盘上的东西。”
专家们频频点头称是。
又有专家问:“小毛驴脖子下的小铃铛,起什么作用?”
“这个嘛!可以很好地判读小毛驴是否偷懒了。若小毛驴偷懒不转圈,铃铛不响;否则,铃铛始终是嘀里当啷地响。”
“嗯──其实,也不尽然!”年轻专家不以为然,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为啥?”老支书问。
年轻专家意味深长地笑笑,不服气地道:“假如——我这里说的是假如。假如小毛驴偷懒,站着不动,不拉磨,只晃脑袋,咋办?”
老支书听了一怔,继而朗声叹道:“唉!万幸,我们这里的小毛驴没见过世面,比较憨,没有专家您这么多的心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