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在德州的大街小巷,一个个忙碌的“红马甲”随处可见,不知不觉间,“志愿红”已成为城市文明底色,德州市民参与志愿服务已蔚然成风。
今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3月4日,记者从德州市文明办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已成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2.1万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注册文明实践志愿者高达160万余人。百余万名志愿者在德州这座小城,用爱心传递温暖。
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社会发展,中青年群体已经成为我市百余万志愿者中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00后”加入我市志愿服务团队,他们为德州这座文明城市注入了最温暖的底色。
3月4日,记者了解到,作为青年群体志愿团队的代表,目前德州市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注册量已达236572人,志愿服务队伍2234支,其中14岁至45岁的青年群体占比高达82.5%。
为保障旅客安全舒心出行,帮助群众在春运期间顺利返乡、温暖过节,今年春运期间,共青团德州市委组织全市355名志愿者在汽车站、火车站等地集中开展2024年“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服务时长共计5097.98小时。
大学生分会、金晖助老志愿服务队、牵手关爱志愿服务队……德州市志愿者协会的2234支志愿服务队分工明确,在满足市民志愿服务需求的同时,凸显队伍的专业性。在德州的中小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特殊场所(敬老院、福利院等)时常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热情和汗水为城市的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德州齐河县“文化先行官”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被列为2023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优秀创新典型案例,这一志愿服务项目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何为“文化先行官”?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开始,齐河立足实际,在学习借鉴浙江一些地方实施的“文化管家”服务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优势,让“文化先行官”这一志愿群体成为基层文化服务的“一线指挥官”、参与基层治理的“无品芝麻官”、助力产业发展的“产业联络官”,实现文化振兴、文明实践工作的实体化运行、项目化推进。
截至目前,齐河县15个乡镇(街道)全面启动“文化先行官”项目,在全县建起艺术团、民乐团、合唱团和摄影社、书画社、民俗社等精品“三团三社”200余个,精品培训课程9000课时,服务群众超过70万人次,在全县培育了8500余名基层文艺骨干,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从“育文化”到“融文化”。随着探索的深入,“文化先行官”还向基层社会治理、带动产业振兴逐步发力。
在德州,“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正成为新风尚,在全国学雷锋日到来之际,德州将在全市组织启动“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
自2021年3月起,市文明办印发《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方案》,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每月主题不同,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持续推进“弘扬志愿精神,共享文明健康”等文明实践专项行动。立足家庭文明建设,开展“粽情端午”“讲革命故事 传红色家风”“爱在七夕 幸福满城”“共话美好 情满中秋”“迎国庆 感恩党 重家风”“心系桑榆晚 情暖夕阳红”等家庭文明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