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2月21日上午,我市召开“回顾2023,奋进2024”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医保局专场,邀请市医保局局长何新梅,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雷,市医保中心主任董永军出席,介绍2023年医保工作取得的成效和2024年医保重点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全市基本医保参保528.3万人,医保基金总收入87.17亿元,总支出81.12亿元,当期结余6.05亿元,基金整体运行安全可持续。 坚持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注重保基本,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2024年度居民医保财政补助人均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个人缴费每人每年380元。突出做好大学生和新生儿、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参保工作,不断提升参保扩面的精准性和普及性。加快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梯次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2023年全市共资助医保帮扶对象8.41万人参保,支出2885.57万元,享受医保待遇36.2万人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4799.24万元。全力推动德城、禹城等6个试点县市区开展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居民长护险定点医护机构达106家,5884人享受待遇1498.23万元,8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获得就业,试点经验做法全省推广。升级普惠型商业保险,延长医疗保障链条,对个人负担较重的乙类药品、既往症患者实施精准保障,切实减轻群众负担。2023年度应赔付款4175.79万元,产品应赔付率达98.92%,为参保群众特别是重病、大病患者再撑起一道可靠“保护伞”。 进一步发挥医保基金的战略性购买功能,用心用情用力解除群众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行动,开展药品耗材集采政策实施三年“回头看”活动,积极做好各级各批次集采药品耗材落地。实施集采以来,已落地执行集采药品中选结果705种(含中药配方颗粒200种)、集采耗材33类,累计为患者降低负担30.14亿元。强化慢病医保政策,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将高血压、糖尿病“两病”居民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70%,加强“两病”门诊保障服务,落实长处方制度,惠及高血压患者37.74万人,糖尿病患者13.07万人。深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实现异地联网结算医疗机构乡镇(街道)全覆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进一步简化,2023年,我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93.38万人次,联网结算成功率达98.27%。降低参保人员生育成本,将居民参保人员住院分娩生育补助金标准提高至3000元,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医疗费由定额补助,调整为政策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100%。 以系统集成观念深化改革攻坚,加快构建“群众享实惠、基金保安全、医院获发展”的多赢局面。深入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降低诊疗成本。2023年,全市次均住院费用较去年同比降低9.4%,住院个人负担降低11.98%,平均住院日降低3.99%。持续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药款结算周期由原来的8-12个月缩减至1个月,促进医保与医药供应保障体系的良性互动。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医疗机构诊疗收入。落地执行2022年版国家药品目录,开展口腔种植收费专项治理活动。全年共调整各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536项,为26家医疗机构备案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64项。强化医保引导,大力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制定12条支持基层就医诊疗措施,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由87%提高至90%。2023年,居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人均待遇支付2725.63元,基金累计支出2.51亿元,同比增加16.2%。完善基金监管机制,持续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推进基金监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系统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排查整治、基金使用自查自纠、打击欺诈骗保等系列检查行动,2023年全市主动退回、追回、拒付违规基金2237.91万元,行政罚款31.43万元。 聚焦高效便捷,持续深化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规范简化办事流程,积极推进“企业开办”一链办理、“出生一件事”一次办。“六办”服务持续提升,医保业务“就近办”“标准办”“贴心办”“电话办”“智能办”“邮寄办”受到群众好评。深入推进标准化基层医保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标准化医保工作站(点)1864家,实现14项高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优化“先看病后付费”信用就医便民服务,将个人信用额度提高到每人2万元,授信群众由参保职工扩大到包括参保居民在内的所有医保参保群众,应用场景由门诊扩大到住院。不断强化医保信息化支撑,建设“互联网+医保”智慧大厅,42项业务实现网办、掌办。持续优化保医通、事前事中监管、待遇清单质控、门诊共济药店联网结算等重点信息平台功能,群众体验感不断提升。 下一步,市医疗保障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守牢底线、夯实基础、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入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巩固群众医保待遇,推进居民长护扩面提质增效,强化医保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力推动我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以医保人的“辛勤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医保力量。 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连续两年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请问截至目前该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医保部门今年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居民长护险试点工作? 2024年,居民长护险工作仍继续被确定为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市医保局将以此为契机,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试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居民长护险扩围提质,让更多失能人员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在巩固2023年试点成效的基础上,指导宁津县、武城县和天衢新区等在2024年启动试点的县市区做好试点启动工作,让更多的失能居民享受到规范专业的护理服务,确保到2024年底,全市居民长护险制度覆盖范围达到参保居民总数的60%以上。同时深入挖掘制度发展潜力,积极探索辅具租赁等新兴服务模式,延拓长护险服务领域,完善待遇保障体系,增加政策吸引力,确保长期护理服务更加贴合实际、更好满足失能人员需求。 请问医保部门在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织密织牢基金安全防护网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还有哪些安排和举措来守好人民群众“救命钱”?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联合相关部门,对定点零售药店、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大力整治医药机构医保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一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对接国家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统一并动态调整知识库、规则库。进一步发挥医保基金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协同执法,确保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安全、合理使用。 请问市医保局今年将如何推进“实现医保业务‘一体化’办理”民生实事项目? 四是强化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统一医保经办窗口设置,统一压减材料和时限,制定全市统一的医保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实施医保服务一体化“综合柜员制”,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健全完善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体系,探索多元化医保经办“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