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德州力争到2026年建成6800台公共充电桩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德州力争到2026年建成6800台公共充电桩

原创 王晓松2024/02/19 11:31:1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47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本报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袁明慧)

       为加快推动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近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德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全市产业提档升级的优先方向,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围绕现有整车生产基地,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从以零件制造为主向以部件制造为主转变,争取进入知名大企业产业链,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到2026年,新能源汽车整车规模年产突破10万辆,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6800台和60000台以上,争创全省首家国家级新能源车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重点推进任务分为优化产业布局、做大整车规模、提升创新能力等十个方向。统筹重点区域发力,实施“整车+配套”工程,以整车制造带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加大对整车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以陵城区、齐河县、禹城市、临邑县为核心,壮大现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创新转型,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实施一企一策,在巩固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基础上,研发布局高端车型,力推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氢燃料汽车实现突破。做大做强新能源乘用车。鼓励企业对生产线进行迭代升级;争取总部更多车型投放、排产计划倾斜;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建立层次分明的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梯队。加快发展新能源专用车。积极推进工程机械车、房车、物流车、环卫车、景区用车等专用车在细分领域建立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依托本市工业副产氢的优势,加快氢燃料车型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氢能示范应用。

       鼓励传统燃油汽车配套企业以及电子、化工、金属材料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工艺创新、先进制造等,强力推进零部件产业向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核心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同时,实施重大技术攻关。聚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燃料电池系统等核心部件及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堆等重点领域的创新需求,持续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