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我的中医故事】李仲敏:中医治疗肿瘤有据可依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头条 / 正文

辟谣平台.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我的中医故事】李仲敏:中医治疗肿瘤有据可依

原创 孙向林2024/01/16 09:01:1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德州晚报 编辑: 38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微信图片_20240116085351.png

“自从学习中医以来,我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深深吸引。”在宁津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李仲敏利用闲暇时间接受采访时说。中医,一种源远流长的医疗体系,以其独特的视角,解读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李仲敏深入研究的便是中医“带瘤生存”。

李仲敏对中医的认知是一个系统过程,经历了“三步走”。

首先,对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深入的理解。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的核心,它揭示了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平衡和制约关系。理解了阴阳五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体的动态平衡,预防疾病。

第二步,李仲敏对针灸、草药等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她只知道这些可以治病,对其原理一知半解。通过深入学习,知道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从而调节疾病。而草药则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达到治疗的效果。

第三步,中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让李仲敏感触颇深,而2017年在山东省中医院进修后,让她对中医治疗肿瘤有了颠覆性认知。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如何有效治疗以及治疗后的生存期是关注的重点。对于患者家属,在悲观、无奈和焦急后还是要冷静下来,想想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和药物,如何为亲人有质量地延长生命、减少痛苦。

肿瘤治疗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西医手术、放化疗。对大多数中晚期肿瘤患者而言,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辅以中医中药治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带瘤生存”是指通过各种治疗,体内肿瘤没有完全消除,长期存在,伴随终生。

重要治疗手段有章可循

“中医药治疗肿瘤是有具体遵循的。”面对一些人的疑问,李仲敏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

中医认为,肿瘤属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气滞血瘀、气血亏虚,在正虚的基础上,外邪入侵,痰、瘀、气、湿等病理因素日久博结,积滞而成。恶性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疾病,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西医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其中中医药治疗可贯穿于术前、术后、放化疗过程中及其他西药治疗结束后的长期巩固治疗,更是晚期失去手术及放化疗机会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都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后极易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毒副作用。中医通过扶正固本之中药如人参、白术、补骨脂、灵芝等药物的调补,增强体质、改善贫血、促使白细胞上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很多清热解毒的中药除具有抗癌功效外,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轻化疗、放疗的毒副作用。临床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龙葵等达到清热解毒、祛邪扶正之功效。痰在癌症形成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临床常用瓜蒌、贝母、半夏、牡蛎等药物,以达到化痰、散结抗瘤的功效。癌毒性本寒,一旦发病,血络先伤,从而血瘀、湿聚、痰凝、气滞、毒蕴等病理变化相继而成,在癌变局部形成邪气。临床上常用虫类药如全蝎、蜈蚣的毒性攻坚破积抗瘤,即为“以毒攻毒”。

奇迹不断出现有例可查

在宁津县人民医院提起李仲敏无人不知,她擅长肿瘤疾患的中药抗瘤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胃炎、功能性胃肠病,妇科病中药治疗等。

李仲敏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能够优势互补,西医治疗后,中药调理加心理疏导,调畅情志,调节人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功能,巩固治疗成果,减少或延缓肿瘤的复发。

2014年10月,一位58岁的男性患者患胸腺瘤,进行6期化疗、放疗28天。2017年12月29日患者憋喘加重,睡觉不能平躺。在宁津人民医院肿瘤科抽取积液后到中医科就诊,李仲敏根据患者舌苔、脉象、临床症状为其辨证施治,加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太子参、瓜蒌、蜂房、浙贝母等中药清热解毒、扶正固本、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服用中药后,患者胸闷、憋喘减轻,睡觉能平躺。2019年10月患者出现骨转移,每月静点唑来膦酸并坚持服用中药,至今已是第6年,中药治疗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患者由原来的120多斤增长到了150斤。

李仲敏说,中医治疗,不是只单纯地去除肿瘤,而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抗癌与扶正相结合,调整阴阳,调和脾脏,辨证论治,对症下药,灵活变通,遵循心疗、药疗、食疗、体疗四位一体,最终实现“带瘤生存”。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文典

已有0人点赞

637334300423557261344394321.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