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2024年
德州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小编给你划重点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着力培优塑强新增长点。
加快项目建设
增活力提品质,实施黄庄立交、晶华大道南延等 87个中心城区城建项目,完成投资 179亿元。夯基础强功能,建设庆云通用机场,加快实施济南至宁津等 8条高速公路、G105德城段等 11个国省道大中修项目,推进潘庄和李家岸灌区现代化改造等 52 项重点水利工程,争创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
激发消费活力
加快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促进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积极培育直播电商、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热点消费推进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新型便民商店规划建设。加快黄河文化博物馆群、九龙湾文旅融合园、星锐影视基地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推进景区提质焕新工程和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力争4A 级景区达到9家,创建星级酒店 15家、星级民宿 5 家。
强化招商引资
力争新开工投资过亿元招商项目 410 个,到位资金 385 亿元。
提升外贸质效
加快保税物流中心申建,推动平原内陆港获批运营。用好进博会、广交会等高端平台,举办“黄湄交流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支点城市。
聚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挺起“产业脊梁”。
深度借势借力打好“融接引争”组合拳,把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聚力发展食品产业
强化“德州味”品牌培育,扩大德州扒鸡、乐陵小枣、夏津桑黄等品牌影响力。
统筹提升省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双镇百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 600公里以上、供水管网 4100 公里,改造危旧桥梁 21座。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八清零一提升”,力争 126个涉农乡镇全部达标。精准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更加突出改革赋能、创新服务,优化制度供给。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实施城市建设管理三年提升行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统筹实施市政设施提标、景观风貌提升、单元节点美化,开展交通秩序、背街小巷、户外广告等专项治理,新增停车泊位 700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1400 个。
高品质供给
推广运用“房票”“带押过户”“房贷商转公”等模式,更多让利惠民。
坚持以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为导向,推动培强、扶弱、联动发展。
提升综合竞争力
坚持尽力而为、发展破题,既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又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抓紧抓实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全国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试点,力争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新开发特色公益性岗位 5000个以上,实现“社区微业”共同体全覆盖。
新改扩建中小学校 40 所、公办幼儿园 12 所,新增学位 5.35 万个,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0%,创建省级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5个。支持德州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国家职教“双高校”,推动德州理工职业学院(筹)通过省评审。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东部医疗中心、市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建成搬迁,市传染病医院启用运营。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成助老食堂 100 处,实施特困家庭适老化改造 1000 户以上,打造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25家,巩固提升孤困儿童助学项目,创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儿童友好城市。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新增标准化城乡书房12 处,体育设施开放学校达到400所,开展文体惠民活动 1.5 万场,高质量创排一批文艺精品,鼓励更多正能量群众文体活动。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排查和系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