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几年,德州的电影院开始实行“分区售票”,不同区域的价格差一般在5元左右,最多能达到15元。然而在此之前,电影院的票价一直是“一口价”。如今,看电影想坐“C位”要加钱,这样合理吗?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影院实行“分区售票”,价格差在5至15元
10月17日,记者从各大购票平台发现,市区多个影院已经推出“分区售票”。“分区售票”就是对于观众席不同的区域推出不同的价格,不同影院之间不仅差价不同,“黄金区域”占比也不同,有的影厅一排座位就有好几种价格,有的影院只有边边角角才实行“优惠价”。
特惠区、普通区、优选区……记者在某购票平台看到,位于天衢新区的大地影院将影厅座位分成了两个区域,日常价格差为2元。以电影《坚如磐石》为例,10月17日13∶10的场次,分为每张42.9元和44.9元两个价位,且只有前两排和后排边角位置是42.9元,其余位置均为44.9元。
有消费者表示,如遇“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影票价格上涨的同时,分区售票的差价也会拉大,少则5元,多则10元至15元不等。根据市民提供的影厅座位图,春节期间的一场《满江红》,德州万达影城分为三个区域售票,价格分别为每张99.9元、94.9元、89.9元,最大差价为10元。同一天的《满江红》,德州万达阳光新天地广场店也分为三个区域售票,价格为每张64.9元至74.9元不等,最大差价也为10元。此外,一场德州万达影城《阿凡达·水之道》的影票价格在42.9元至57.5元,价格足足差了15元。
记者了解到,也有部分影院设置了分区,但在票价上,目前尚未区分定价。如,中影巨幕影城(奥莱广场店)、齐纳影城,普通座为靠近前排、后排、左右两侧稍偏的位置。
有人支持有人质疑,也有人认为意义不大
采访中,对于影院“分区售票”,消费者们褒贬不一。有人支持“分区售票”,也有人质疑影院擅自加价。
“有时候热门场次的电影票总是抢不到好位置,现在分区定价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权。”市民小张说,她十一假期就多花钱买了较好的位置观影,“我支持分区定价,但是个人觉得不同区域价格差异不能太大,5元是我的极限。”
也有不少观众认为,影院分区定价等于变相涨价,对提升消费者观影体验来说意义不大。“95后”学生小敏对此表示无法接受,“同一个场次的电影票价格被分出三六九等,感觉在倒逼我们多花钱去买‘C位’。”
还有市民吐槽,现在不仅分区售票的电影院越来越多,分区的方式也越来越细致,让人很烦恼。
记者在多家影院随机采访了多名观众,持质疑态度的和持理解态度的人数几乎持平。有人认为,这是电影院变相涨价;有人则表示,在场次座位爆满的情况下,座位不好的观众相当于享受了“优惠价”。也有不少市民持保守态度,认为影院“分区售票”意义不大。
充分透明公示即合法,如有价格违规可投诉
采访中,一些电影院负责人表示,分区售票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最初目的是给消费者提供不同选择,降低观影门槛,让不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都有机会进影院看电影。
对于市民质疑“分区售票”的做法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一事,记者咨询了山东载熙律师事务所李成宝律师。李成宝表示,电影院分区定价并不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如体育比赛、话剧、舞剧、歌剧、演唱会等活动也都是这么定价的。
但李成宝也强调,这一经营行为必须建立在相关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电影院有自主定价权,“分区售票”属于市场行为,只要在购票前,电影院对所售电影票的价格进行了充分的、透明的、合理的公示,不管是什么位置的座位,明码标价让观众自主去选择,就不存在违法行为。
律师提醒,如果观众发现电影院存在恶意抬价、刻意锁定低价票而售卖高价票情况的,可以向物价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