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德州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实施“两河牵手”工程是我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由德州晚报社倾力打造的“大德好运 牵手逐梦”(音画诗剧)——“两河牵手”诗歌思政课,将于8月29日19点30分,在德州大剧院盛大上演,敬请期待。
“两河牵手”诗歌思政课共分源远流长(序曲)、德水安澜、正气浩然、好运之河、有“融”乃大、两河之约(展望)等六个章节,共16首优美诗歌作品并穿插歌舞、情景剧等,生动展现黄河、大运河的文化底蕴、时代精神、现实意义。尤其是贯穿全场的一位年迈苍苍的老者和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震撼的场面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这不仅是一场诗画乐舞的视听盛宴,更演绎出了德州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展现出“两河牵手”的宏大蓝图。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赋予了黄河、运河新的历史使命,也让德州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德州是黄河和大运河同时汇聚之地,市委市政府顺势提出“两河牵手”的宏大设想并稳步推进。
今年3月,德州晚报在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女子诗会”的基础上,便积极筹划实施“两河牵手”诗歌思政课活动。项目自4月份启动后,本报组成专业团队,放眼全国开展作品征集并对文案进行一次次打磨。筹备期间,邀请有关领导、文史专家、诗人以及朗诵、演艺领域的专业人员开展研讨,对文案进行修改、提升,最终敲定以音画诗剧的形式呈现。
诗歌思政课将诗歌朗诵与地域文化完美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深入挖掘诗歌中的文化元素、思政元素等,多维度呈现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及其对德州人精神品格的影响,让受众通过诗歌作品深入思考“两河牵手”背后如何畅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全力打造黄河、大运河文化重要展示地的德州担当。
“两河牵手”诗歌思政课,由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德州晚报社承办,得到了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