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今年暑期,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160名博士研究生、1000余名硕士研究生来到德州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目前实习已经接近尾声。记者近日走近部分在德州实习的博士,倾听他们接触德州、建设德州的故事。
不仅报销路费,还有实习补贴
感受德州引才力度和决心
关鹏
8月1日上午8时许,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关鹏迈进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德城分局的大门,这是他来该单位实习的第21天。
关鹏今年29岁,山西忻州人,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生态信息智能检测、气候变化以及碳循环。“希望我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能有‘用武之地’,为德州空气环境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博士实习生的到来,为德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实习期间,关鹏参与了二氧化碳、pm2.5监测以及环境温湿度检测。
此外,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关鹏还参与到了单位组织的“低碳节能进社区宣传活动”,介绍全国低碳日由来及节能减排的意义等,让公众了解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向广大市民科普气候变化和“双碳”知识。
居住在人才公寓,关鹏感受到了德州“引才”的力度和决心。“德州的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能给我们提供更优质的平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此次来德州实习的博士生,不仅可以报销路费,每个月还能领到3000元实习补贴。公交线路设置非常合理,出门即上车,下车就是工作单位,十分方便,让身在异乡的他深刻感受到德州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
在他看来,初次来德州最大的感触就是,这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单位的同事们热情表示,欢迎我们以后可以来德州工作,还介绍了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在德州,不仅认识了很多意气相投的博士生,还领略了德州的美好生活、烟火气息和优秀企业,感受浓厚文化、深厚底蕴和醇厚品德。
品味“羊肠子”,打卡“红绿彩”
宣传推介德州人文历史
盛婕
“来德州实习,热乎的扒鸡吃了,羊肠子吃了,‘红绿彩’参观了,体验了建志剪纸……”在“00后”女博士盛婕的社交平台上,分享了来德州实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博士生,同时也是一名自媒体博主,今年暑期她到德州市统计局工业能源科实习,通过自己的方式宣传德州、推介德州。
记者了解到,盛婕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资产评估专业,山东烟台人,在德州市统计局工业能源科实习,主要负责协助处理数据报表、参与数据核查、修改课题等任务。在她实习的岗位上,数据的计算需要极其严谨,准确性要求非常高。
实习的近一个月时间,也是盛婕适应的过程。同事们的包容以及手把手教学让她感觉非常友好。“在这一个月中,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很大,除了平时的数据统计与处理工作外,也带我前往各县(市、区)学习数据核查工作,充分了解到工作的严谨性。”盛婕说。
初次来到德州,盛婕感触最深的就是德州人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实在。每次坐公交车上班时,司机师傅总是会靠前一点停车,让她少走几步;走到正在修路的地方,工人会暂停施工,让她先通过;她还在自媒体上收到很多德州粉丝推荐的各种美食……每一个陌生人的小小善举,让她在异乡感受到了德州人的善意。
在参与调研时,盛婕等人前往德城区了解非遗文化,德州窑红绿彩、建志剪纸、黑陶陶艺,并将自己的参观体验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众多网友频频点赞,也为大家“种草”了许多打卡地。
实习的近一个月时间里,盛婕收获满满,从传统文化到交通建设,她都对德州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能看出德州对“人才强市”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她表示,希望德州的发展越来越好。
了解发展变化,感受发展潜力
加深对家乡归属感和认同感
赵悦
“能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一直期盼的。”7月31日,在德州市教体局职教科实习的博士赵悦告诉记者。今年27岁的赵悦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即将面临毕业的他特地选择了“家门口”的实习岗位提前“试岗”,也想为家乡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实习的一个月里,赵悦参与了德州种子教师的评选、终身学习周、德州市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德州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等。“回到德州实习,让我了解到教师必须是学习型研究型老师,要一直走在研究的路上,不能只做教书匠。”
谈及缘何选择教体局的实习岗位,他告诉记者,自己本科是师范专业,对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当看到群里发的实习实践活动启事就立刻报名了。“我们平时理论学习比较多,工作实践经验欠缺。”赵悦说。
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赵悦也会和职教科的同事们聊天。在他所在的办公室里,他发现每个人的工位上都有一个日程安排表,上面的日程安排得密密麻麻,大家总是将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这也是赵悦的第一次实习,从学校的象牙塔走入社会,很多工作刚接触时都显得那么笨拙,经过了这一个月的实习,让他学到了很多,虽然尚未走出校园,却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次实习也让我更加了解到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和印象中不一样的是,他发现德州其实有很大发展潜力,了解到德州产教融合发展做得非常好,可以将学习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德州企业规模也在逐渐变大。“这次实习加深了我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希望未来能够为德州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赵悦说。
号召返乡大学生宣传德州、推介家乡!
名校学子家乡行活动启动
8月5日,德州市“千名大学生实习实践团”出征仪式暨名校学子家乡行活动,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活动以“拓岗实习促就业 引凤归巢踏新程”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191名德州籍暑期返乡大学生代表参加。
仪式上,推介了德州市的区位交通、产业特色、历史文化,战略机遇等,向全体与会学生发出了“筑梦何须去远方,德州就是好地方”的邀约,号召同学们主动宣传德州、推介家乡,讲好德州故事,为德州发展鼓与呼,帮助家乡汇聚更大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了解德州、关注德州、选择德州。现场还推介了德州市人才政策,企业代表和实习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5家企业代表分别与实习大学生代表现场签订了实习实践协议。
出征仪式后,学生代表统一乘坐大巴,分赴德城区、陵城区、平原县、武城县、天衢新区等5个区(县)13个观摩点开展“看城市、看企业、看项目、看乡村”学子家乡行活动。
今年以来,德州市人社局积极贯彻落实“三年十万大学生兴德计划”,机制化开展“千企百校行”“名校直通车”“学子家乡行”等系列招才引智对接活动。今年已组织全市1511家企业到省内外高校开展招聘活动48场,在本地举办招聘对接活动379场,征集发布实习实践岗位2578个,实习生需求8729名。截至7月底,全市引进青年人才1.8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5%。围绕人才新政4.0版落实,创新“政策找人、免申即享”“码上办”“人才服务合伙人”等服务模式,为3600名青年人才落实生活补贴、安家补贴、创业房租补贴、亲情引才奖励等73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