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7月15日,记者从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现场观摩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已覆盖所有街道办事处;各县市区试点镇街开展分类的社区覆盖率达到8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9%、公共机构覆盖率达到92%、居民覆盖率达到73%。在2022年省对市考核中,我市农村垃圾治理考核项,获得了满分,为历年来最好成绩。
据介绍,我市自2020年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制定了以《德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引领的制度规范,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六进”宣传教育活动,建成了一批分类房、宣教基地、厨余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
去年11月,我市建立联席机制,共同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进企业、进公共机构、进公共场所“六进”活动,提升群众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村庄)等各级基层组织的作用,落实分类投放责任人制度,帮助群众建立良好的分类习惯。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保障群众分类投放有桶、分类收集有站、分类运输有车、分类处理有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资金列入预算;通过市场化改革、招商引资、专项债券等方法,引进社会资金进入本地生活垃圾分类市场。
会上提出要建立健全“五大机制”。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建立以明察暗访与技防相结合的立体监督检查机制,采取定期巡视检查、专项督导检查、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监督检查、通报曝光、问责追责等方式倒逼工作水平提升。建立健全宣传引导机制,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通过网络媒体助力,开通监督举报热线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问题收集。建立健全考核惩戒机制,对于始终落后的单位要采取必要的惩戒措施。建立健全重点帮扶机制,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帮扶力度,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统筹整合资源,促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当天,与会人员先后来到齐河县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齐河再生资源利用中心、齐河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以及华店镇华中社区、赵官镇大徐村等,就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收集转运工作等情况进行了现场观摩,并听取了相关汇报。